大兴区妇幼保健院 大兴区妇幼保健院怎么样-凯发首页入口home

 大兴区妇幼保健院 大兴区妇幼保健院怎么样-凯发首页入口home

大兴区妇幼保健院 大兴区妇幼保健院怎么样

时间:2022-11-02 10:38
正文资讯

“我从来不把他们当病人,我觉得他们是隔离的,我也是隔离的,我们住在这里就像家人一样,只要他们提出的需求,我都会尽可能地帮他们解决”。说这句话的是正在大兴隔离点工作的张敏君。

张敏君是大兴区妇幼保健院的一名儿科护士,1月20日到隔离点开展医疗保障工作。

这个隔离点有70多个居民,且全部是密接和次密接人群,她负责30多个居民的体温监测、核酸采样及日常的生活护理。每天没有固定的上下班时间,随时都可能会有新任务安排,经常从早上忙碌到凌晨才回去休息,喝不上水、吃冷饭也都是常事。

但对张敏君来说,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身份——“心理疏导员”。

被隔离的居民心理压力都很大,情绪较激动,需要有人帮他们及时进行心理疏导。于是,张敏君便建立了微信“一对一”联系,一下子,她的手机“热闹”了起来,隔离点的暖心战“疫”也一幕幕上演。

“你这体温表是不是有问题,我测完了还是37.3度,你再送一根新的。”刚入住隔离点的王先生急躁地通过微信向她反映问题。张敏君赶紧放下手头的活儿,安慰他不要着急,马上拿着一根体温计送到了王先生的房间。

但没过多久,王先生又在微信里说道:“我还是测的高,我进来的时候没事啊,怎么进来了就有事了。”张敏君收到消息立马指导他,“您擦下腋窝的汗,看您有些情绪激动,身上有汗,过一会儿再复测一下。”通过每隔几分钟一次的微信沟通,王先生的体温复测终于正常了。

而王先生还时不时地跟她语音聊天,讲述他的担忧,有时一通话就将近半个小时,张敏君每次都耐心听他讲完,告诉他别害怕,有我们在一定放心。直到入住三天后,王先生才平复了心情,焦虑感消除了不少,再见到张敏君时,都会客气地说:“谢谢,这里多亏有你,要不我真得抑郁症了。”

而像这样的微信消息还有很多很多:

“我什么时候可以出去,我想回家。”

“这两天咱们再监测下,没问题的话就可以回去了。”

“我可以寄手机到公司吗,公司急需要这部手机。”

“我给你问问再回复你,别着急啊。”

“我家孩子小,想加一袋奶。”

“没问题,我马上帮您联系,尽快给您解决。”

“我不爱吃米饭,我在家都是吃馒头的时候多。”

“那我申请给您换成馒头,晚饭就给您送过去。”

对于居民的需求,张敏君都会一一记在心里,及时沟通、及时处理、从不懈怠,就算是日常上报的体温数据,她都会及时回复“收到”,有时还会配上一个“笑脸”表情,让居民安心。

而在微信之外的“战场”,暖心事件也时常发生。

在进行全员“4 1”核酸采样前,张敏君通过梳理人员表时发现了一位30多岁的李女士,考虑到性别原因,若让男同事采集肛门拭子会有不便,她便主动把李女士加进了自己的任务名单中。

在封闭的隔离点,医务人员和居民都需要真诚的沟通,才会建立彼此的信任,这是张敏君坚守的工作原则。

对于她的付出,隔离的居民看在眼里,不停地说:“感谢,辛苦了,你们在外边也要注意身体。”而张敏君也把大家的支持和理解记在了心上,嘴上总是回复“没事儿,没事儿”。

一次,给小朋友们送去区政府给的礼物时,一个孩子听到敲门声,开心地就像小天使一样开门接过礼物,鞠躬说“谢谢阿姨”,家长也说“你们辛苦了”,她忙鞠躬回礼致谢。每每回想这一幕,她的眼角都会湿润。

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| 记者 杨绪军 通讯员 张微

编辑 匡峰

流程编辑 刘伟利

  • 联系凯发首页入口home
  • 公众号:徐拾记凯发首页入口home官网
  • 微信:xincanshu
网站地图